中国文化资讯网 文化焦点 拓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

拓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

拓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要推进黄河文化遗产的系统保护,守好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黄河流域作为我国十分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区,长期以来广泛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一直有国家政策的大力扶持,但是受到传统传承模式的局限,导致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效率较低。同时,由于现代社会发展节奏较快,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较低,这也是造成普遍遗失的关键因素之一。从2019年开始,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及高质量发展被列为我国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事件。河南作为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代表区域之一,要想进一步推进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让大众更为广泛地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和特色,就需要利用文化产业的优势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发展,借助新技术和新手段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更加鲜活的生命力。

一、新时代对于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要求

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着中华民族特有的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是全民族乃至全人类至为重要的珍贵文化遗产。用我们今天的眼光来看这些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我们可以发现这不仅代表我们辉煌灿烂的历史文化,也可作为当代经济社会发展新的着力点。

1.优秀性与独特性

在保护和利用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时,应当注重其所具有的优秀性和独特性。优秀性是指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艺术、科学等方面的价值,具有代表性、独特性、稀有性、完整性等特点,才能被认定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独特性是指在黄河流域内形成的,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表现形式、传承方式等方面的特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注重优秀性与独特性,才能够确保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的可持续性,保持其活力和生命力。而优秀性与独特性代表着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的文化内涵和价值,也是在新时代保护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保障。

2.艺术性和观赏性

艺术性和观赏性原则决定着通过创意开发出来的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次和品位。必须清楚地认识到,不是任何民族民间文化都可以开发。生活常态的民族民间文化也具有优秀性,却没有开发价值,即使勉强开发出来,也会因为缺乏竞争力而退出市场。相反,具有较高艺术性和观赏性的民族民间文化,具有得天独厚的先天优势。它的艺术性,使其具有审美价值;它的观赏性,使其具有娱悦功能。我们一旦通过文化创意产业的形式把具有艺术性和观赏性的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挖掘、整理,开发成文化产品,就会以自身的艺术魅力和观赏价值,迅速打入市场,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完整性与延续性

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必须满足完整性与延续性的要求。完整性与延续性具有两个方面的特点:

一方面,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必须是形态保存完整、没有遭受较多冲击或破坏,具有源源不断、生生不息、延续古今的特点,这也决定了开发的难易程度。适合与文化创意产业结合的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一定要选择没有中断或停止传承的文化,选择较好地保存了民族民间文化本真的内容。那些支离破碎、残缺不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起来难度大,而且很难让人们理解、接受。

另一方面,不能在保护与利用的过程中对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截取、颠覆,破坏非遗项目本身的完整性,进而影响其延续性。因此,对于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应当置于利用之前。先采取有效的措施确保其延续性,尤其是对培养传承人、开展传统技艺培训、加强宣传教育等现实问题的有效解决。

随着传播技术的不断进步与互联网、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以往造成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的关键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我们可以把绝大多数的黄河文化遗产通过音视频的形式进行保存,并通过包括互联网在内的多种形式进行传播,形成河南省黄河文化遗产的保护技术上的有利因素。

二、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理分析

黄河文化产生于华夏文明之初,一脉相承,绵延至今。在华夏文明悠久的历史中,从未中断过的黄河文化为我们留下了众多的宝贵遗产。时至今日,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已经成为一个庞大且内涵丰富的有机体系。黄河文化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较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类型更为多样。但我们需要明确的是,河南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省,农耕文化亦是黄河文化的内核之一。从这一点看,黄河文化遗产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几乎都与农村百业相关。河南沿黄核心区域或支流区域一直以来都是农村百业兴旺,无论是手工技艺还是戏曲说唱都有着牢固的历史记忆。对于这个类型的文化遗产来说,其在乡村文化振兴领域也具有着重要的价值意义。

1.黄河流域非遗保护的特点分析

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对于物质文化遗产而言,其保护工作不能孤立地看待。对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前提是必须先做好其传承工作。传承+创新是此类型文化遗产保护的特点。当我们每每提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都会提出应该大力保护这样的话语,而众多的保护研究首先提出的大都是需要政府的政策倾斜与财政支持。这是一种被动的保护方式,也使我们的力量无法统合来开展行之有效的保护工作。从其保护特点来看,其保护工作必须从根本上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力;在观念上通过对传承者的引导,稳定传承群体,提高群体收益;在技术上创新传播渠道与传播形式,拓展其影响力与受众群体。

2.黄河流域非遗保护的机制分析

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一定要立足沿黄核心地域的文化特色。为便于分析,下文将以河南沿黄区域为例。

首先,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以黄帝文化、黄河文化、姓氏文化、古都文化、商业文化、汉字文化、功夫文化、戏曲文化等为代表的河南历史文化的内涵,能够大力彰显河南文化“深、厚、重、实”的特质,并可以通过深入挖掘这些特色文化推动河南黄河文化遗产的创意发展,同时进行多行业融合的内涵挖掘和拓展。

其次,我们可以充分发挥河南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集聚的独特资源优势,通过有效组合和适度开发,推出更多有吸引力的文化创意旅游景区和文化创意旅游线路;

再次,我们可以积极推进文化创意产业与旅游产业融合成果的宣传力度,以黄河非遗文化产业创意示范区和黄河文化遗产旅游产业建设示范区建设为抓手,推进一批黄河非遗文旅融合项目建设,重点打造黄河非遗文旅融合创意创新发展区,全面增强黄河非遗保护中文化创意产业要素的利用效率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总的来说,在突出区域特色、打造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的龙头企业和知名品牌时,避免对其所包含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的低层次、低附加值、低竞争力的无序开发。

三、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路径构建

首先,充分发挥政府在其中所承担的责任,全面建立数字化资源档案管理。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沿黄九省区仍然留存多次普查所获得的相关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料。从这些照片、录像、录音中可以看到非物质文化遗产长久发展以来的面貌,而这些文献资料,目前分布在各地的基层文化机构中。受到以往发展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料都不具备较好的保存条件,难免出现丢失或无法使用的现象。而想要更好地做到非遗的传承,必须重视保护的重要性,只有做好非遗文化的保护,才能使之产生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非遗传承增加驱动力。因此,对于当前发展阶段而言,不仅要做好现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同时还要修复已经损坏或寻找已经丢失的非遗项目资料。对此,我们必须尽快建立起完整度较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让传承人与民俗项目实现整体化的数字管理,确保非遗传承与时俱进、不断发展。同时,通过数据资源的共享,让黄河九省非遗文化保护与传承实现融合发展与创新发展。通过数字化资源档案馆的建立,可以确保基础工作的不断优化,进一步节省保护与传承过程中的人力与物力,实现更加高效的非遗保护,让黄河流域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更为蓬勃的活力生机。

其次,推动非遗研学活动的开展,拓宽大众在其中的参与路径。充分引导民间艺术家与非遗传承者入驻网络平台,发挥互联网跨越时间与空间的推动作用。有效借助互联网、新媒体的传播优势以及高校智库的教育优势,对传承人加以培养,实现非遗传统文化传播路径的拓宽。与此同时,借助互联网渠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行探寻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作用。通过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可以让年轻人更加深入地接触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部分资历较深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年龄普遍偏高,其对于新媒体和网络的敏感度和适应度较差。因此想要做好这一点,必须向非遗传承人进行智能技术教育,确保其能正常地参与到网络平台的互动中来,通过视频直播或短视频发布等方式,让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更加高效和及时的传播。在这种方式下,不仅能够提升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大众眼中的曝光度,同时还能有效利用各平台的流量,拓宽非遗普及渠道,更正受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理解误区。

最后,寓教于乐,创新非遗教育的路径。非遗保护工作必须有效增强青年一代对于黄河流域非遗文化的认知,并提升其认同感。为确保更多的年轻人能够真正自发地参与到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中去,我们要进一步探索更适合年轻人、能够提起年轻人兴趣的非遗教育路径。从这一点来看,可以充分发挥游戏在其中的作用,联合游戏公司,借助游戏平台对黄河流域非遗文化进行演绎,以深入浅出的方式,让非遗知识活灵活现地展现到年轻人的生活当中去,从而达到弘扬非遗文化的作用。与此同时,还可以在游戏中加入“拜师学艺”等游戏模块,通过虚拟互动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跨界”保护与传承,开辟面向年轻人的创新宣传路径。

四、结语

时代的快速发展使我们生活的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拓宽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正是为了拓展文化遗产的呈现形式来适应这种变化。在遵循科学性原则的基础上,借由文化创意产品开发方式的创新无疑会使黄河文化遗产创新成果的内涵和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适应时代的变化,无论新技术、新思维、新材料等如何不断出现,也不会使对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手足无措。我们可以看到,采用现代文化创意的表现形式来拓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路径,可以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获得多方位的发展,并取得符合时代要求的创新成果。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路径的拓宽,使文化遗产的魅力不仅仅停留在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的层面上,更能够在观念上和思想意识上为黄河文化遗产保护与活态传承提供更大的可能性,同时也能够让我们牢牢把握时代发展的气息,使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所形成的创新成果更加具有时代感。

党的报告提出,“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我们必须竭尽全力推进其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黄河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所具有的高文化属性,是形成具有民族特色文化产品开发的核心。充分发挥政府力量,全面了解传承人、新媒体以及大众尤其是青年群体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价值与作用。在有效、多元的路径下,做好黄河流域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贡献力量。

 (作者:耿沛甲,讲师,硕士,许昌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系副主任)

免责声明: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wenhuanews.cn/archives/1859.html

作者: 开钫

又一里程碑!鲸鱼出海获Tik Tok的TSP资格认证,开拓未来新可能!

女孩刚刚穿越进一本书里成为女主角,就遇上自己堂哥和奶奶虐待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15205378440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箱: 1719530292@qq.com

本站所有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本站亦不为其版权负责。相关作品的原创性、稳重陈述文字无法一一核实,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的内容,请联系我们,本站将立即予以删除
返回顶部